• 绿色引领时代 健康成就未来
新闻资讯
【行走“一带一路”】中国杂交小麦在巴基斯坦生根发芽
发布时间:2018-08-24 13:48      阅读次数:0

    巴基斯坦是南亚地区的粮食大国,小麦又是巴基斯坦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巴两国农业科研人员正在合作开展二系杂交小麦试种、示范工作,培育更适合在巴基斯坦当地种植的小麦品种。行走“一带一路”,跟随前方记者去白沙瓦农业大学的试验农田看一看。

微信图片_20180824134312.jpg

    央视记者 刘旭:这里就是白沙瓦农业大学的试验农田,这一季的小麦收获已经在今年4月完成,但是通过我手里的麦穗可以看出,在同样的种植和生长条件之下,中国杂交小麦与巴基斯坦品种小麦生长情况的对比,差距还是非常明显。在产量上,每5平方米的种植范围之内,中国杂交小麦与巴基斯坦小麦的产量对比,一个是3公斤,一个是1.7公斤。随着中国杂交小麦在巴基斯坦更加广泛地种植和应用,中国杂交小麦也将会给巴基斯坦百姓带来品质更高、产量更广的优质小麦面粉。

微信图片_20180824134334.png

    2016年11月开始,中巴两国农业科研人员在白沙瓦大学的实验室以及农田试验种植中国杂交小麦。实验室内将种子的生物特性进行研究鉴定,培育出更适合在当地种植的品种,并从11月种植季开始播种。此后的几个月里,中巴两国科学家与当地农民一起在田间劳作,辛勤培育杂交小麦,当地农民也学会了中国的先进农业种植技术。在第二年4月的收获季,试验田里迎来丰收的成果。


    在白沙瓦农业大学的实验室里,伊克巴尔教授正在和学生们对中国杂交小麦种子进行分子鉴定以及抗药性分析。尽管连续两期种植都取得了良好成果,但在科研层面,研究人员还要针对巴基斯坦特定的自然条件、病虫害情况等培育出适应性更高的小麦品种。

微信图片_20180824134354.png

    白沙瓦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及基因工程研究所所长 伊克巴尔:(中国)杂交小麦可以有效适应严苛生长环境,增加小麦的年产量,最终会保障巴基斯坦乃至世界各国的粮食安全。


    在白沙瓦农业大学旁边的试验田里,因为已经过了杂交小麦的收获季节,田地里并没有小麦旺盛生长的油绿,也没有收割前耀眼的金黄。但当周围百姓用袋子提来沉甸甸的麦粒,几个月前丰收的热闹场景仿佛还在眼前。白沙瓦农业大学的慕哈默德博士这两年来带领着农民在试验田里播种、收获。

微信图片_20180824134413.png

    白沙瓦农业大学农艺学试验田负责人 慕哈默德·阿里夫:这是我们的试验农场,我们在这里种植来自北京杂交小麦研究中心的种子。我身后的大片田地都种植着,绝大部分生长良好,而且也获得了丰收。


    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下,巴基斯坦通过引进中国的杂交小麦,小麦产量将显著提升,该国农业技术水平也上升一个台阶。对于中国的先进杂交小麦技术而言,通过在巴基斯坦复杂的自然环境下不断改良,杂交小麦种子的综合适应性和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

微信图片_20180824134430.png

    中种杂交小麦种业(北京)有限公司 张胜全博士:通过这种对外的国际交流,尤其是“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使我们中国的农业技术水平,尤其是两系杂交小麦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微信图片_20180824134444.png

    央视记者 刘旭:各式各样的烤馕是每一个巴基斯坦人几乎每天都会吃的主食,而且刚烤出来的馕也特别的香,制作这些烤馕的原料就来自小麦。预计在今年8月底,中巴杂交小麦联合研发中心将会在白沙瓦组建完成。届时当小麦品种完全适应了巴基斯坦各地的种植环境之后,这里的普通百姓每天的日常生活也会感受到像烤馕一样幸福香甜。